2025年襄阳市生态环境执法计划

来自:襄阳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2-28

一、组织开展大气监督帮扶核查及整改

任务目标:进一步完善配合生态环境部大气监督帮扶工作核查整改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充实专班力量,统筹组织各分局开展任务核查及整改。按要求选派人员参加全国重点区域大气监督帮扶实战练兵全省重点区域大气监督帮扶,提升工作成效。

检查对象:生态环境部大气监督帮扶推送任务涉及的企业问题点位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推送的重点涉气企业点位合规达标排放、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等情况

组织方式:市级根据生态环境部每轮推送任务统筹组织,分局现场核查,做好问题整改、查处工作。市级强化指导帮扶,确保问题按期销号;根据省厅通知,抽调执法骨干参加全国大气监督帮扶现场检查

时间安排:贯穿全年

责任部门执法支队大气环境执法科

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

任务目标:常态化开展工作进展分析研判提醒,持续深入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发布一批有警示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完善两法衔接机制,进一步保证环境安全和群众环境权益。

检查对象:废矿物油、废酸、废盐、废煤焦油等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单位。

检查内容:结合环评、排污许可、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检查废矿物油、废酸、废盐等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是否落实有关环境管理要求,是否存在非法排放、倾倒、处置等违法情况。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贯穿全年

责任部门执法支队土壤环境执法科

严厉打击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

任务目标:常态化开展工作进展分析研判提醒,依法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虚假标记掩盖超标或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等违法犯罪问题,充分发挥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和省级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非现场监管效能,有效提升全污染源自动监测体系运行监管水平。

检查对象:安装自动监控的重点排污单位及第三方运维单位

检查内容: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是否安装联网、是否存在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正常运行等情况;自动监测设施运维单位、人员是否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等行为。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贯穿全年

责任部门执法支队大气环境执法科

四、推进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

任务目标:聚焦环评文件编制、环境监测、设施验收、碳排放数据管理等领域,深入整治环境咨询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服务机构、机动车排放检测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依法查处一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违法违规问题,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件,进一步规范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

检查对象:环境咨询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服务机构、机动车排放检测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运维公司是否参与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是否存在虚假验收、企业自行检测报告是否存在虚假不实、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是否出具虚假报告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贯穿全年

责任部门执法支队大气环境执法科

五、开展重型柴油货车及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整治

任务目标:紧盯重型柴油货车弄虚作假超标排放以及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环境违法行为,加强执法检查,依法严肃查处一批重大案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建立完善一套长效机制,形成强大社会震慑效应,强化源头管控,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实现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引导机动车检验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倒逼移动源污染减排,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检查对象:重型柴油货车、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

检查内容:针对用车大户和运输公司所属重型货车,加强排放监管,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及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围绕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出具不实检验报告、不符合机动车排放检验规范等三类情形,全面排查人为干扰采样过程、擅自放宽检验方法、使用作弊软件或硬件、伪造或篡改检验数据、对不符合排放标准车辆出具合格报告、替车替气检验等弄虚作假问题。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贯穿全年

责任部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

开展工业园区和化工企业排查整治

任务目标:围绕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聚焦工业园区和化工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污染物排放及化工园区、化工项目新建扩建等情况,紧盯污水处理设施不能稳定运行、出水超标园区以及群众投诉多的企业,依法打击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推动园区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稳定达标排放,助力污染防治攻坚。

检查对象:工业园区、襄阳市环境监管涉水重点单位名录;全市纳入深度治理涉水企业名单;重点流域水污染环境问题交办清单

检查内容:重点围绕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企业污水处理厂、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在线监测和“两池”(应急池和收集池)、“两管”(污水管和雨水管)进行全方位检查。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2月20日-6月30日

责任部门局机关水生态环境科

七、开展排污许可“一证式”执法检查

任务目标:聚焦工业园区、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排污许可“一证式”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排污单位超标、超总量、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和违反排污许可管理等环境违法行为。

检查对象:重点行业、领域工业企业。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排污单位是否持证排污、是否按证排污、是否达标排放等。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4月1日-6月30日

责任部门执法支队水环境执法科

八、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自主验收执法检查

任务目标:加强对建设项目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精准靶向监管能力,加大对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有违法违规记录、信访投诉较多建设项目的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反“三同时”制度、未经验收擅自投运、自主验收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

检查对象:全市范围内列入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建设项目

检查内容:建设项目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情况。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7月1日-9月30日

责任部门执法支队土壤环境执法科

加强自然保护地执法检查

任务目标: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按照《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执法事项要求,严厉打击在自然保护地内进行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行为。

检查对象: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自然保护地内是否存在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等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4月1日-6月30日

责任部门执法支队土壤环境执法科

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

任务目标:推进汉江(襄阳段)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完成全市990个汉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任务。已完成整治的排污口,开展整治“回头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定期排查和监测,防止问题反弹,形成一批示范整治工程,确保2025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依法查处工业企业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等恶意环境违法行为

检查对象:生态环境部排查交办的990个入河排污口

检查内容:抽查工业企业入河排污口整治情况,督促属地政府和市直部门负责的排污口完成监测、溯源、整治实效验收销号工作依法查处工业企业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等恶意环境违法行为

组织方式:分局组织实施,市级强化统筹指导帮扶

时间安排:12月底前

责任部门执法支队水环境执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