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湖北天一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复合絮凝剂系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襄环审评〔2025〕22号)

来自:襄阳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4-28

湖北天一化工有限公司

你公司《年产4万吨复合絮凝剂系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你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年产4万吨复合絮凝剂系列项目(项目代码:2405-420602-04-01-867212)。项目占地面积92200.5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对现有车间、仓库等进行修缮改造,布设2条复合絮凝剂系列产品生产线及1条副产品生产线,配套建设废气治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和危险废物贮存间等环保设施。项目原料来源须满足《报告书》中原料准入及负面清单相关禁止要求,禁止使用铝灰等危险废物及其他来源不明、未知特性的废料作为原料。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00吨油田用抑制性复合盐、10000吨矿井填充胶凝材料、5000吨复合肥用无土造粒剂、5000吨盐湖卤水提锂吸附剂、5000吨含油污水脱色絮凝剂10000吨功能性农用挤压氮肥及1819吨副产品聚合氯化铝的生产能力。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减缓和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我局同意《报告书》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应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施工期环境管理。加强管理,文明施工,规范操作,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降低施工过程污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水污染防治。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分质处理”原则建设厂区排水管网。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降膜吸收塔、水洗塔、除沫器废水进入稀酸储罐暂存后用于副产品生产线;碱洗塔、水冷双轴混合机、废气洗涤塔、地面清洗废水回用水收集池暂存后用于产品生产线。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与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的食堂废水经中和+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初期雨水一起通过一企一管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外排废水应满足《报告书》提出的相关标准要求。对电、药剂等废水处理消耗性物资材料实施计量并记入台账。

(三)大气污染防治。水合工序产生的酸性废气二级降膜吸收器预处理后,投料粉尘、破碎粉尘、混合粉尘、包装粉尘等经袋式除尘器预处理后,聚合工序产生的酸性废气、盐酸储罐大小呼吸产生的酸性废气一起二级水洗塔+碱洗塔+二级除沫器+加热器装置处理后由一根30高排气筒DA001)排放副产品干燥车间烘干产生的颗粒物和酸性气体、包装粉尘二级废气洗涤塔处理后由一根29.5高排气筒DA002排放挤压氮肥生产产生的颗粒物经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装置处理后由一根15高排气筒DA003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设备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控制各类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污染物排放应满足《报告书》中提出的相关标准要求。对电、药剂等废气处理消耗性物资材料实施计量并记入台账。

(四)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按照规范要求对厂区地面进行分区防渗处理,加强各类设施及管线日常巡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避免土壤、地下水受到污染。

(五)噪声污染防治。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类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贮存、处理和处置措施,建立完善各类固体废物管理台账。通过湖北省危险废物物联网监管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资料,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维修间产生的废油、污泥、初期雨水池沉渣等危险废物须规范暂存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七)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危险废物暂存及运输管理,严防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次生环境问题。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与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定期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环境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厂区新建容积不小于730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和容积不小于1110立方米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应收集前15分钟的初期雨水送初期雨水收集池处理。

)总量控制要求。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控制在2.452/年、0.310/年(入污水处理厂管控总量)以内0.719吨/年、0.072吨/年(入河管控总量)以内。

)排污许可要求。在项目实际排污行为发生之前(含调试期间),你公司应按照国家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持证、按证排污。

三、严格执行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你公司应依法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报告书》经批准后,该项目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自《报告书》批复文件批准之日起,如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报告书》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

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的生态环境监督检查工作由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襄城分局负责。

请你公司在收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报告书》送至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襄城分局。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