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如幕,浮云如棉。7月31日,襄阳再度开启蓝天白云模式,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状态,让整个7月“完美收官”。
数据显示,7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天,实现全月优良,优良天同比增加3天。PM2.5浓度为17.5微克每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微克每立方米,创历史新低。
据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介绍,今年1-7月,我市PM2.5年均浓度为46.6微克每立方米,较2023年同期下降6.8%;优良率74.2%,较2023年同期上升6.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1。
成绩的背后,是襄阳市凝心聚力、精准治污的责任担当,也是各地各部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的务实之举。
监督管理提质增效
工业减排纵深发力
今年谋划工业企业治理项目600个,目前已完成389个,完成率64.8%。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全市累计发现各类涉VOCs问题143个,已整改问题128个。积极申报中央大气资金,2024年上半年共策划中央大气污染专项资金项目17个,通过国家、省审核进入储备库项目14个,已经到位中央大气专项资金4708万元。
移动源治理逐步深化
开展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完成环检后台960台车辆环检视频及过程数据随机抽查,联合交通运输局对全市8家M站进行现场检查,完善排放检测和维修治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闭环,截至目前全市I/M闭环率达到95.46%。开展机动车超标违法溯源,对67台超标车辆溯源其环检机构并重点核查;开展路检路查21次,入户抽测27次,共检测车辆457辆次,超标4辆次,均已处罚。持续开展油气回收监管,对城区国控站点周边67家加油站开展油气泄漏检查,对27家存在问题的加油站进行了约谈。
面源管控形成合力
坚持人防技防两手抓,市级11个禁烧督查组下沉基层开展全天候、全覆盖开展督查检查,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处理一起;建设“蓝天卫士”视频监控系统,全市672个“蓝天卫士”高空视频探头并网,火点预警到完成处置两小时内完成,2024年已帮助发现并消除火点6778个。持续强化扬尘管控,目前发现并交办扬尘问题239个,均已整改;推动城区建筑面积在3000平米以上的在建房屋建筑项目和工程造价在2000万元以上的在建市政建设项目,安装扬尘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并接入市住建系统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控。